从YU7看华为系为何打不过小米?

时间:2025-07-16来源:电车曼曼谈

余承东的后槽牙都要咬碎了。在智界S7被小米SU 7冲击地七零八落之后,智界R7也难逃被小米YU 7打败的命运了。先看SU 7,如果以月销一万作为纯电车型热销的条件,以月销两万作为爆款的判断条件,毫无疑问,月销三万的小米SU 7是爆款中的爆款。这款战斗机中的战斗机不仅将特斯拉Model 3踩在脚下,在友商们接连不断问世的“Model 3杀手”之后真正坐实了Model 3杀手的美誉,更是将华为与奇瑞联合打造的同级竞品智界S7死死地按在地上摩擦,打得智界S7在20万+高端纯电轿车市场上毫无存在感。现在,余承东的怨言肯定更大了,智界R7的同级竞品小米YU 7刚刚创造了三分钟大定二十万辆、18个小时锁单24万辆的成绩,用理想汽车掌门人李想的话说,“小米YU 7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汽车工业史的奇迹”,YU 7炮火范围内的智界R7必将迎来巨大的冲击。既生瑜,何生亮,在有诸葛亮(小米SU 7、YU 7)的地方,大都督(智界S7、R7)只能暗自惆怅!这俩冤家在智能手机市场上打得有来有回,为何到了高端纯电的市场上,华为系在小米面前毫无还手之力呢?作为比现象级爆款SU 7还要成功的史诗级爆款,YU 7的问世正可以帮我们解答这个问题。

外观的情绪价值很重要

在YU 7上市之前,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好事者曾经比较过智界R7和YU 7的外观。大家虽然一致批判小米YU 7参考了法拉利Purosangue的设计理念,但都一致认为小米YU 7比智界R7更好看。不知道余总会不会像之前回怼外界对问界M7的外观质疑那样表示认为智界R7不好看的人“品味比较Low”,但是,代表更广大人民群众的消费者已经通过三分钟20万辆大定的“中国汽车工业史奇迹”表达了对YU 7外观造型的一致认可。

image.png

图片来源:小米

长车头固然会挤压更多的座舱空间,让主流车企普遍看中的“得房率”数字不那么好看,但是,这种牺牲带来的效果是车身显得更加修长,视觉比例更加协调,但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小米虽然无法走各个友商展示车内空间、后备箱空间的老套路,但它在外观造型上带来的情绪价值比车内空间实用性带来的功能价值更能赢得年轻消费者的认可。消费者在小米和华为系同级竞品上的取舍也表明,尽管动力形式在变,虽然传统功能汽车在不断向智能汽车演变,但人类在100余年的汽车工业文明里形成的审美很难发生转变。站在小米YU 7和智界R7面前,一个“诚实、正直、不说假话的人”就像一眼就能看出志玲姐姐还是凤姐更漂亮一样,很容易就能辨别出这两台车哪个更好看。

image.png

图片来源:智界

在过去的十余年里,没有任何一款纯电车敢挑战特斯拉奠定的“形似鼠标、状似鸭蛋”的审美风格,以中老年中产高知人群为用户基本盘的华为不仅没有敏锐地捕捉到年轻用户对情绪价值的认可,也没有洞察到这些小年轻在实用性和个性化之间的取舍,其面向年轻人的智界S7、R7战败于小米也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从性价比说到品牌力

和包括智界R7在内的很多友商车型相比,YU 7这款车在20-30万的价格带里并不具备多么出色的性价比,这个事实超出了很多人的意料之外,却也揭露了一个无情的事实:与包括华为系在内的所有本土车企相比,小米具有高出很多的品牌力。品牌本身是可以创造溢价的,理想汽车产品与战略总监张晓曾经说过,“特斯拉是一个非常恐怖的竞争者。你的产品如果比它贵,必须比它性能好,你要是跟它的性能一样,就必须比它便宜。” 这个深刻的洞察可以解释YU 7为何这般定价。

image.png


图片来源:特斯拉

首先,从配置上来看,YU 7在各个方面都全面超越了头号竞品特斯拉Model Y,多出来好几万的配置,但起售价依然低了一万块,这说明与品牌力更强的特斯拉相比,小米依然只能走性价比路线。其次,虽然在电动汽车的市场上,小米的品牌力比特斯拉低,但它显著高于因品牌碎片化导致无法分享华为品牌光环的华为系,所以,它没有必要跟华为系拼性价比,可以定出比华为系车型更高的价格。

YU 7这款车所在的价格带也无需过于追求性价比这个指标。知名媒体人“一苒”曾经做过用户调研发现,25万以下的车型靠的是成本驱动,驱动因子为成本和全面的产品力,25万以上的车型靠的是体验驱动,驱动因子是品牌和细腻独特的体验。或者说,25万以下的消费者要的是便宜又大碗,25万以上的消费者追求的是个性化的用户体验,不在乎成本差个一万两万。

image.png

图片来源:一苒

YU 7定价25.35万元起,恰好过了这道分界线。虽然是紧贴着分界线,但是,一来,YU 7那亮眼的外观抵消了大多数遵循颜值正义的消费者对性价比的执着;二来,消费者对小米“以硬件引流、靠生态盈利”的商业模式的认可,或许使得他们并没有在性价比的对比上做功课;三来,经过华为和小米在手机领域多年的相爱相杀和反复教育,大家普遍认为华为系产品在性价比上逊色于小米产品。过去多年里,小米曾经多次宣扬它的朴素价值观:“商业世界变化纷杂,始终不变的是用户对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产品的期待。小米要拿出足够的诚意和克制贪婪的狠劲来践行这个对用户长久的承诺,让全球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感动人心代表产品力,价格厚道代表性价比,再加上雷总曾经顶着压力说服董事会,在上市之前制定了一个硬件综合利润率不能超过(要达到)5%的决议,小米对其粉丝多年孜孜不倦的教育,终于可以使得它既可以发挥品牌力定出一个比华为系更高的价格,又使得大部分人不再质疑它的性价比了。

辅助驾驶不能一锤定音

在YU 7正式发布之前,其同级竞品华为系智界S7、R7全系降价两万元,饶是如此,也没有妨碍YU 7取得震惊整个车圈的好成绩。降价两万打造的超高性价比犹如螳臂当车,华为“遥遥领先”的辅助驾驶宛若胸口碎大石一样徒有观赏价值,如此心酸无奈的事实,只不过道出了一个与华为的臆想不一样的现实:还停留在L2阶段的辅助驾驶创造不了多少用户价值,无法在消费者的购车决策中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


image.png

图片来源:华为

在华为的七大汽车业务领域里,作为智能化战线的排头兵,智能辅助驾驶始终牢牢占据着华为营销的C位,HUAWEI ADS不仅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承载着国产智驾方案与特斯拉FSD掰一掰手腕的期望,也正在以摧枯拉朽之势渗透到传统车企、合资车企的灵魂里。但是,虽然HUAWEI ADS的能力强于小米XPilot,但两者至今均停留在L2++阶段,以至于在很多消费者的眼里,华为的智能辅助驾驶能力“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写在最后

无论是外观颜值、品牌力还是智能生态体系,小米的实力都能碾压华为系, 在稍稍落后的辅助驾驶领域,小米目前已经推出了1000万Clips的端到端辅助驾驶方案,今年下半年将落地基于VLA模型的XLA,华为系想靠辅助驾驶压制小米的愿望大概率要落空了。连华为都压制不了小米,接下来的小米有望进入佛挡杀佛、魔挡杀魔的境地了!



关键词: 小米汽车.华为 汽车电子

加入微信
获取电子行业最新资讯
搜索微信公众号:EEPW

或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

相关文章

查看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