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添一家存储厂商IPO过会!探究AI PC/手机存储带来的新变革

时间:2024-06-04来源:全球半导体观察

在AI加持下,存储市场今年起势明显,存储芯片价格上升、技术迭代步伐加速。近期,科创板再添一家存储企业过会,近半年以来,我国已有三家存储相关厂商成功上会,另有一家武汉新芯正启动上市辅导,四家厂商科创板IPO中止。从终端市场看,面对未来,AI技术对手机及PC应用市场提出了新的存储要求,以下将关注到AI给手机、PC端的最新变化。

新“国九条”后
联芸科技科创板IPO成功过会

5月31日,上交所发布公告称,通过了科创板拟IPO企业联芸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芸科技”)的发行上市申请。

公开资料显示,联芸科技是一家提供数据存储主控芯片、AIoT信号处理及传输芯片的平台型芯片设计企业。自2014年成立之初,公司始终定位为平台型芯片设计企业,立足自建研发平台和核心IP。招股说明书显示,在数据存储主控芯片领域,联芸科技已发展成为全球出货量排名前列的独立固态硬盘主控芯片厂商,是全球为数不多掌握数据存储主控芯片核心技术的企业之一,也是全球为数不多成为NAND Flash原厂的主流存储主控芯片配套厂商之一。

目前,联芸科技已先后推出了近十款具有竞争力的固态硬盘主控芯片产品,实现了从SATA(一种基于行业标准的串行硬件驱动器接口)到PCIe(一种高速串行计算机扩展总线标准)固态硬盘主控芯片的完整布局,产品覆盖消费级、工业级、企业级固态硬盘主控芯片。

报告期内,联芸科技的数据存储主控芯片已成功实现大规模销售,数据存储主控芯片出货量累计接近9000万颗。业绩方面,2021年至2023年,联芸科技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5.79亿元、5.73亿元、10.34亿元,对应净利润分别约为4512.39万元、-7916.06万元、5222.96万元。

根据其招股书显示,联芸科技此次上市拟募资15.2亿元,将用于新一代数据存储主控芯片系列产品研发与产业化等3个项目。

作为新“国九条”后科创板首家IPO上会企业,联芸科技备受关注。据了解,为强化科创属性要求,进一步凸显科创板“硬科技”特色,新“国九条”后,证监会修订了《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上交所同步修订了《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科创板自设立以来持续发挥改革“试验田”作用,在支持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上取得重大成效,已成为我国“硬科技”企业上市的首选地。

从我国科创板存储厂商近半年上市情况看,目前存储板块有联芸科技成功过会,武汉新芯正启动上市辅导,得一微电子、忆恒创源、芯天下、博雅科技终止IPO。

存储走出至暗时刻
AI PC/手机存储新变化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研究,今年二季度DRAM合约价格的季度涨幅预计超过13%,NAND Flash的涨幅超过了15%。

而从最新的市况来看,今年一季度以来A股存储板块上市公司包括澜起科技、兆易创新、江波龙、佰维存储、普冉股份、德明利、聚辰股份、全志科技等业绩均实现大幅增长。其中,佰维存储今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超过300%;澜起科技今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高达9.6倍以上,公司的DDR5相关产品占比上升;江波龙、全志科技、德明利等玩家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均超200%。

深入到应用市场看,存储的三大主力应用市场手机、PC、服务器在今年有了较大起色。但本轮存储三大应用市场的起势,本大程度依赖于AI的加持。同时也在AI技术要求下,其对三大主力应用市场提出了新的存储要求,从而推动存储市场稳步发展。本文重点关注到手机、PC端的变化。

01
AI PC元年开启,市场竞争激烈

行业人士认为,2024年可视作AI PC元年,其中戴尔、微软、联想等PC大厂更是对AI PC寄予厚望,将其视作未来的业绩增长点。

与传统PC最大的不同,就是AI PC已经嵌入了AI芯片,形成了CPU+GPU+NPU的异构方案。英特尔中国区技术部总经理高宇亦在现场表示,虽然生成式AI可以部署在手机、平板、汽车甚至电视机上,但PC才是它的最佳载体,因为PC是人类社会现在不可或缺的工具性产品,它的工具属性决定了它和生成式AI的生成性是天然契合的。

目前各PC大厂正在陆续推出最新的AI PC产品,比如戴尔近日推出了五款全新增强型AI PC,产品全部搭载高通Snapdragon X系列芯片,内置的NPU芯片将加速AI任务。同时戴尔与英伟达达成战略合作,计划大力推广生成式AI技术;微软则在5月21日推出Windows11 AI PC,其内置的AI助手Copilot用上了OpenAI近期刚刚推出的GPT-4o模型,该产品代工合作伙伴包括戴尔。另外,苹果、华为为代表的手机头部厂商也积极投身AI PC,英伟达、高通、英特尔等芯片企业不断加码AI PC相关处理器产品。

AI PC给用来的体会正在不断加深,从上数各大厂家的产品功能就可一探究竟。比如微软的Windows11 AI PC最新的“回顾”功能,允许用户快速检索和回忆以前在PC上看过的内容。机上运载的AI模型可实现将多种语言的语音实时翻译成英文字幕等普通PC无法实现的功能。

推出的最新产品功能看,软件助手Copilot可以通过语音和鼠标和AI交互,让AI做的PPT更加符合要求,还可以在用户玩游戏、看视频、写稿件时帮忙出主意,就像AI在陪玩。

英特尔也曾对AI PC应用大家赞赏,比如与AI PC对话以解决问题的AI Chatbot,通过自然语言帮助用户完成文件检索等功能的AI PC助理,与Word、Excel、PPT等office软件融合的AI工作助手,在冗杂的文件中提炼信息并深度处理的本地知识库,可生成视频并分析照片的AI图像视频处理,以及在AI PC中生成个人的数字人形象并进行对话。

AI PC的兴起十分积极的调动着存储器市场的需求增长,其对内存容量和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从存储最新技术看,DDR5内存逐渐取代DDR4,成为AI PC的首选;LPDDR也受到CPU厂商的青睐,未来将进一步提升LPDDR在PC DRAM中的份额;此外,新型内存技术如LPCAMM的出现,为AI PC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而在闪存领域,AI PC支持运行的多个大模型将占用巨大的存储空间,对load文件有迫切的提速需求,这将对SSD容量和性能提出非常高的要求,未来PCIe 5.0 SSD成为AI PC存储的主流选择。

02
AI手机加速落地中

除电脑以外,手机领域也加快将“AI”塞入手机的步伐。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从用户体验和技术革新角度来看,与AI PC相比,AI手机给人们带来震撼还不够深刻。

目前综合各类手机厂商的玩法看,AI手机功能从之前的语音交互,扩展到语音、文字、图片、文档等多形式的输入,并且更接近真人对话。在这一基础上,还可以实现部分文档内容的摘要总结、翻译等功能。对于当下的众多AI手机,最大的变化便是搭载了大模型。那搭载了大模型的AI手机可以干什么呢?

2023年12月,谷歌公司宣布推出新大型语言模型Gemini,包括三种不同规模的模型。其中Gemini Nano,用于特定任务和移动设备。一开始,Gemini Nano被搭载在谷歌Pixel系列最新的Pixel 8 Pro智能手机上,可以体验到录音工具总结以及 Gboard中的智能回复功能。后来,谷歌又将Gemini Nano放到了三星Galaxy S24中,主要体现在翻译通话内容、智能修图建议、图片搜索、写作助手等功能。

对比PC,考虑到智能手机属于小算力、低功耗设备,将大模型直接部署在手机端其实并不现实。因此未来,AI手机更多将采用“端+云”混合AI的策略,在云端部署大模型,在端侧部署小模型。以今年三星所发布的S24系列机型为例,设备端集成了实时通话转文本、口译员、视频转慢动作等功能,此外,它还可以结合云端大模型实现画圈搜索、文章总结等AI功能。

总体而言,AI对于手机的变革还在发生。但是要说真正带来了巨大的变革,那还不太现实。行业人士表示,AI大模型在终端(手机和PC)市场的落地进度,深刻影响着未来这两个终端市场走向。


关键词: AI PC 存储

加入微信
获取电子行业最新资讯
搜索微信公众号:EEPW

或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

相关文章

查看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