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业界将从持续AI投资中实现可量化业务影响

国际视野 时间:2024-05-22来源:环球网科技

“IDC认为,我们正在向‘无处不在的AI’的下一阶段过渡,将会侧重于从持续的AI投资中实现可量化的业务影响。”近日,在IDC Directions 2024:中国ICT市场趋势论坛(北京站)期间,IDC中国区总裁霍锦洁这样告诉记者。


当前,生成式AI正在越来越多行业掀起浪潮。IDC数据显示,到2027年,生成式AI将占整个AI市场投资总规模的29%。2022年至2027年,生成式AI基础设施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71%。

霍锦洁表示,对于企业而言,生成式AI不仅将使员工、客户、合作伙伴和供应商能够以全新的方式与引入AI的应用程序进行互动,从而优化体验,还能为IT运营、软件开发和业务流程的自动化注入新的活力,使生产力得到提高。同时,AI赋能的商业模式激发了增长潜力,可创造新的收入来源。

事实上,在过去一年,大模型的通用性和泛化能力吸引了各大厂商布局,市场上的大模型升级迭代引来“百模大战”。IDC中国副总裁钟振山谈到,2023年中国很多大模型厂商或AI厂商主要投入方向在于建设和训练基础模型,而今年业界更关注如何让大模型落地,与行业场景相关的大模型纷至沓来。

“2024年中国基础大模型数量趋于收敛,并将卷向产业,大模型市场的关注点也从训练走向推理,文生文、文生图、文生视频等多模态技术的发展更加深了每个人对生成式AI落地的期待。在此背景下,技术提供商和行业用户应了解大模型在行业中的潜在机会和应用场景,共同助力大模型、生成式AI的落地。”钟振山说。

根据IDC的调研,行业用户落地生成式AI需要6到9个月的周期。生成式AI的快速迭代也给众多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时间窗口,可以在这段时间之内把产品、解决方案打磨好,帮助用户更好地产生价值。

对于生成式AI解决方案提供商而言,如何挖掘出更多价值并进一步拓展增长空间?IDC中国副总裁兼首席分析师武连峰建议,厂商首先应强化认知。大模型应用已经开始在每一个领域将人的能力进行延伸,基础设施、业务应用、交互模式、数据价值、生态伙伴等领域都在经历重构过程,所以厂商要思考如何提前做好准备。

此外,厂商应有更清晰的定位。“在用户、场景、变现、链条、问题、方案、模型、算力等方面,相关厂商应该考虑如何准确定位。以变现定位为例,企业应明确MaaS、SaaS、API、项目制、硬件等变现方式,再根据应用场景进行相关业务和战略的细化。”武连峰说,在生态方面,企业也应通过搭建平台与生态合作伙伴、用户更好地互动起来。

近一段时间以来,千行百业正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武连峰认为,ICT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要素,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数字的产业化和产业的数字化是新质生产力的重中之重,也将成为国内ICT市场继续高速增长的基石。

据IDC预测,2024年全球ICT支出规模将达到6.46万亿美元,其中中国占比13.9%。2024年,中国ICT支出规模有望增长9.8%,而在202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0.2%,均高于全球。

“IDC将继续帮助企业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作出有效的技术决策,确保其拥有高质量的首选信息源,抓住机会,发挥‘无处不在的AI’对业务的影响力,帮助企业完成转型。”霍锦洁说。


关键词: IDC AI 市场

加入微信
获取电子行业最新资讯
搜索微信公众号:EEPW

或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

相关文章

查看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