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无线便携式动物脑电遥测系统设计

时间:2013-02-18来源:网络

2.2 无线单片机电路设计

由于无线采集部分背负在实验动物身上,考虑到体积和重量,本文选择Nordic公司的2.4 GHz无线单片机NRF24LE1,如图2(c)所示。该单片机具有如下特性:

(1)内嵌2.4 GHz低功耗无线收发内核NRF24L01P,250 kb/s、1 Mb/s、2 Mb/s空中速率。

(2)高性能51内核,16 KB Flash,1 KB RAM,1 KB NV RAM。

(3)具有丰富的外设资源,内置128 bit AES硬件加密,32 bit 硬件乘除协处理器,6 bit~12 bit ADC。

(4)提供QFN24、QFN32、QFN48多种封装,可灵活应用选择。

2.3 电源电路设计

便携式生物脑电信号采集系统中,无线发射部分供电电池只能采用可充电的锂电池供电。由于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输出电压会下降,因此采用稳压芯片TPS71334 (输入2.5 V~4.2 V)来实现3.3 V电压输出。前置放大器和运放需要正负电源,采用外加电源反转芯片MAX1697来实现-3.3 V输出,且MAX1697最大输出电流为60 mA。接收端供电来自PC机上USB口,利用电源芯片AMS1117将5 V电平转换为3.3 V为NRF24LE1供电。电源具体电路可以参考电源芯片的数据手册。

3 系统软件设计

系统软件设计包括:发射端A/D采样程序、发射端数据处理、发射端与接收端通信协议和显示界面。

3.1 发射端程序设计

NRF24LE1为高性能51内核,采用C语言编写代码。为提高发射功率,设置空中速率为250 kb/s,A/D采样的参考电压为内部1.22 V,采样频率为1 kHz,精度设置为12 bit,其中12 bit数据中的低8位存储在ADCDATAL中,而高4位存储在ADCDATAH的低4位中,ADCDATAH的高4位为地址,数据处理完成后进行打包发送。每次发送完数据后进行CRC校验,如果校验出错则重新发送数据。

3.2 接收端及显示界面设计

在接收端设置16 bit的缓冲器(buffer),将接收的数据存入缓冲器中,通过串口打印出来即可。显示界面采用VC++6.0编写,调用MSCOMM控件实现Windows程序串口通信,接收端RS232串口送出AD采样数据时会激发OnComm事件,在处理函数中将新的数据加入显示队列,波特率设置为9 600 b/s,界面的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电压。

4 实验方法及结果

4.1 手术方法及电极植入位置选择

实验采用SD级雄性大鼠,体重350 g,手术前用9%水合氯醛(40 mg/kg,腹腔注射)对其进行麻醉[7]并固定于脑立体定位仪上。根据大鼠脑图谱[8]进行电极植入,切开表皮使其颅骨完全暴露后,用适量3%的双氧水擦拭颅骨以去除表面油脂[9],用高速颅钻在颅骨上钻开0.7 mm的孔。将0.17 mm漆包线两端刮掉涂层,一端缠绕在直径0.72 mm不锈钢螺钉上,另外一端焊接在2.54 mm母接线槽上,然后将螺钉固定在颅骨上,最后用牙科水泥将螺丝钉和接线槽固定在大鼠颅骨上。测量电极坐标位置AP=-0.5 mm, ML=1.5 mm, DV=1.0 mm;参考电极坐标位置AP=+1.5 mm, ML=1.0 mm, DV=1.0 mm;为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在大鼠脑部后加入相连的地电极与仪器地线,坐标位置AP=-8.5 mm, ML=0 mm, DV=1.0 mm。

1 2 3

关键词: 脑电 系统 设计 动物 便携式 单片机 无线 基于

加入微信
获取电子行业最新资讯
搜索微信公众号:EEPW

或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

相关文章

查看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