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谷歌眼镜Google Glass倒下 3000美金的 HoloLens大卖
去年 1 月份,Google 宣布 Google Glass 停产,一款彰显科技感的人工智能语音助(玩)手(具)就此谢幕。
而同年 10 月,微软 HoloLens 开发者版本亮相,作为全息设备的首个版本,售价达 3000 美元。
曾经的 Google Glass 再风靡全球,也只活了两年。这一次,新生的 HoloLens 又会有怎么的命运呢?我们不敢妄下断言,但在此之前,不妨回顾两款设备的基本参数。
硬件、功能、体验大 PK
HoloLens 是一款独立使用的 AR 头显,搭载 Windows 10 系统,传感器由陀螺仪、磁强仪、6 个摄像头(包括深度摄像头)、红外发射、位置红外定位灯及光线传感等组成。
Google Glass 则基于 Android 系统,部分功能需借助有蓝牙功能的智能手机实现,如语音电话功能。它的传感器由三轴陀螺仪、三轴加速计、三轴三轴磁强计、环境光传感器和距离感应器等组成。
从表中可以看出 HoloLens 内置了 CPU、GPU 和一个专门的全息处理器(HPU)。这款 AR 头盔,在黑色的镜片上包含了透明显示屏,并且立体音效系统的嵌入,让用户不仅看到,同时也能听到来自周围全息景象中的声音。
其他硬件参数,不妨参考以下表格:

再来看 Google Glass,它在眼镜前方悬置了一台摄像头,镜框右侧为电脑处理器装置,配备的摄像头像素为 500 万,可拍摄 720p 视频。镜片上配备了一个头戴式微型显示屏,它可以将数据投射到用户右眼上方的小屏幕上,显示效果如同 2.4 米外的 25 英寸高清屏幕。
通过以上对比不难发现,虽然两款设备使用系统、处理器及传感器等都不一样,但是在组成部分上它们却是一样的,都是由微型显示器、传感器、电路控制设备及外形框架等组成。
但是,只要这些就能打造一款 AR 设备了吗?如果这样,Google Glass 为何失败?HoloLens 之路还要怎么走?
你必须先了解 AR 设备的基本原理。
AR 设备的组成与原理
目前大多数的 AR 系统,采用透视式头盔显示器实现虚拟环境与真实环境的融合。AR 头盔显示装置一般有两种设计方案:
● 视频穿透式
视频透视式头盔显示器,是通过摄像头来采集真实场景的图像,计算机通过场景图像理解和分析,将所要添加的信息和图像信号,叠加在摄像机的视频信号上,并将计算机生成的虚拟场景与真实场景进行融合,最后通过类似于浸没式头盔显示器的显示系统呈现给用户。
Google Glass 采用的就是视频穿透式,它通过摄像头采集视频信息,然后显示在右边镜片前的一个微型显示器上。
● 光学穿透式
Hololens 则采用的是光学穿透式,通过安装在眼前的一对半反半透(楼下有专业名词详解)玻璃,融合呈现出真实场景和虚拟场景。与视频透射式不同的是,光学透视式的“实”来自于真实的光源,经过透视光学系统直接进入眼睛,计算机生成的“虚”则经过光学系统放大后反射进入眼睛,最后两部分信息汇聚到视网膜上从而形成虚实融合的成像效果。
(插播背景知识)半反半透玻璃就是 5:5 的分光镜,分光镜是一种特制的可以改变光的透射量和方向的镜片。这相当于正在照镜子的我们,既可以看见镜中的自己,又可以看见镜后的景物。


加入微信
获取电子行业最新资讯
搜索微信公众号:EEPW
或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
相关文章
-
-
-
2020-05-20
-
2019-03-1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