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PC崛起:PC市场破冰回暖,开启智能化时代

  作者:宗煜 时间:2024-06-07来源:EEPW

近年来,PC 市场可谓是坐上了过山车,自2020年开始全球的个人电脑(PC)销量迎来井喷,特别是2021年,全球一共卖出了3.46亿台PC。而到了2023年上半年,情况急转直下,一路下滑到谷底,2023 年第一季度,PC的全球销量甚至出现了低于5800万台的情况。在国内,2023年第一季度也是近五年来的销量最低点,只有890万台。而在2023年末,随着“AI PC”概念的兴起和推广,PC 市场开始回暖,各大商家都纷纷推出AI PC产品。从今年第一季度的全球PC 销量来看,AI PC的销量大概有700万台。可以很明显地看出,AI PC正在成为PC 市场的主流产品。权威机构预计,最晚到2027年,AI PC就将成为市面上的主流电脑形式。那么对于AI PC为整个PC市场带来了哪些机遇呢?未来的PC电脑真会如分析的那样成为AI PC的天下吗?本篇文章就让笔者带各位共同分析一下。

1717761503264847.png

1 传统PC市场逐渐饱和

自2019年以来,全球市场首次出现连续两个季度的销量不足6000万台,而国内市场也首次遭遇连续两个季度销量未达1000万台的情况。之后经过了几年的销量上升,一直到了2023年上半年情况再一次急转直下,全球第一季度的PC 销量为5700万台,国内销量为890万台;第二季度全球销量增至5800万台,国内销量则为950万台。尽管下半年的销量有所回升,但与过去同期相比,仍存在明显差距。全年全球PC 销量达到2.46亿台,国内销量为4070万台,均创下了五年来的最低纪录,并且与2019年的销量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1717761589429266.png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PC市场突然陷入低迷?难道是出现了PC产品的替代品?实际上并非如此。有不少分析机构都指出,正是由于前两年的销量大幅增长,导致市场需求提前得到满足。从经济学角度来看,需求的大幅提前消耗往往会导致后续市场需求的持续疲软。这一现象在许多领域都有所体现,尤其是在耐用消费品市场,PC市场尤为明显。

当某一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在短期内被大量消耗,这通常意味着消费者对该产品或服务的预期需求已达到饱和。在PC市场中,随着居家办公、居家学习、居家直播等临时性需求的减少,消费者对PC 的需求量自然会大幅减少,从而导致市场需求的暂时萎靡。此外,需求的透支还可能导致消费者对未来需求的预期下降。当消费者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内无需购买PC 时,他们可能会推迟购买决策,进一步加剧市场需求的下滑。

因此,2023年PC市场的低迷是一种正常现象。然而,销量的下降迫使电脑制造商思考如何重新激活市场,这反而可能促使未来推出的产品更具创新性。自2023 年下半年起,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市场上涌现出许多新颖产品。英特尔推出了酷睿Ultra系列CPU,AMD推出了锐龙Pro系列CPU,这些新产品宣称不仅能够提供更高的计算能力,还能更好地支持AI 应用。

1717761681471613.png

2 AI PC打破寒冬 带动整个产业链

而打破这个寒冬的,就目前来看就是各家一直在推进的AI PC。据国际数据公司(IDC)4 月8 日公布的初步结果,全球传统个人电脑(主要为台式机和笔记本)市场在2024 年一季度出货量达到5970 万台,同比增长1.5%。这是2022 年一季度以来,全球PC出货量同比增速首次转正。以一季度同期的标准衡量,这也是PC出货量首次回到新冠疫情前的水平,甚至超过了2019年第一季度(5850 万台)的销售量。尽管增长幅度有限,但显示出PC 需求在各个领域的回暖。而在未来,多家机构也持续看好AI PC的市场前景,参考智能手机的历史渗透率,以及生成式 AI 和 Windows 更新的推动,预计AI PC的渗透速度将高于历史水平。在2024-2028年间,五年渗透率有望达到40%,而到到2030年,渗透率将进一步攀升至60%,出货量突破1.8亿台,显着提升计算体验。在价格方面,IDC 预测,AI PC 的平均售价将在 800-1000 美元之间,市场规模预计到 2027年将达到 800 亿美元,渗透率为 30%,平均售价超过900 美元。到 2030 年,市场规模预计将增长至 1800 亿美元,渗透率达 60%,平均售价约为 1000 美元。

1717761795456331.png

而另一方面AI PC 的逐步推广和被公众所接受也进一步带动了上游市场的出货。

对于AI PC上游来说最先收益的肯定是集成NPU的全新一代CPU。以英特尔于 2023 年 12 月14 日发布代号为 Meteor Lake 的酷睿Ultra处理器为例,这是英特尔最新推出的AI PC 处理器,其首次集成了神经网络加速单元(NPU),旨在为PC 提供高效能的人工智能加速和本地推理能力。这款名为Meteor Lake的处理器采用了先进的3D Foveros 封装技术和客户端芯片设计,并且使用了Intel 4制程工艺。它还整合了Intel锐炫显卡,能够提供与独立显卡相媲美的性能表现,而起售价对比前代均有所提升:Core Ultra 7,平均售价 480 美元,比第14代i7高21.8%;Core Ultra 5,平均售价 356 美元,比第 14 代 i5 高 36.9%。

第二收益的则是存储行业。总体来看,随着AIPC渗透率的提高,以及DRAM(动态随机存取内存)容量的增加,增量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AI 性能的增强,离不开高性能的内存芯片,因此,随着AIPC 渗透率的提升,对于更大容量、更高性能的内存芯片的需求也随之增加。据相关机构分析,AI PC 内存和存储市场蕴藏巨大潜力,预计新增规模将分别超过 70 亿美元。渗透率达到 60%,平均售价为 40 美元。

从价格方面来看,虽然4GB、8GB 和16GB 三种不同容量的DRAM 价格有所差异,但总体趋势是随着AIPC 渗透率的提高,价格也在逐步上升。这表明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高品质的内存产品能够获得更高的价格,并且消费者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此外,对于同一容量的DRAM,ASP(应用程序特定编程)价格的上升也带动了增量市场的扩大。这说明随着技术进步和生产成本的提高,更高性能、更定制化的内存产品能够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与此同时,增量市场也在不断扩大,这意味着AI 的加入,激活了内存市场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同时,这也为内存芯片制造商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市场空间。

市场分析机构普遍预测,新一轮的设备更新换代将促进整个产业链的繁荣。天风证券表示,他们持续看好人工智能PC(AI PC)市场渗透率的增长趋势,并预测2024 年可能成为AI PC 市场的元年,因此产业链上的投资机会应当受到重视。据东吴证券的研究报告,AIPC 的兴起将加速换机潮的到来,从而带动PC 产业链进入一个繁荣周期。

华鑫证券的分析指出,在AI PC 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处理器芯片、内存和散热系统将是最大的受益者。同时,AI PC 市场的增长也有望推动中游代工和品牌厂商的业绩增长。笔者从产业链内部人士获悉,苹果的新款AI PC,13 英寸的MacBook Air,正在由闻泰科技等制造商加紧生产,其产能也在逐步扩大。

电池制造商欣旺达的董事兼副总经理曾玓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换机周期的到来以及AI 技术在手机和PC 领域的应用,预计2024 年消费电子市场将实现增长。

公司计划在保持现有客户份额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新市场,为客户提供“PACK(组装)+ 电芯”的一体化服务,提高电芯自供率,以此为公司业务开辟新的增长点。

来自天风证券的研究报告则进一步指出,随着AIPC 市场的快速发展,存储市场有望进入一个长期繁荣的价值周期,整体存储容量的增长速度可能会从2024年开始快速提升。由于AI PC 需要更快的 data 传输速度、更大的存储容量和带宽,除了关注算力需求外,存储能力的潜在需求也应当受到重视。存储制造商江波龙认为,如果AI 应用在未来逐步实现落地,它将为手机市场和PC 市场带来新一轮的换机潮,从而推动存储市场的发展。

3 结束语

对于全球许多人而言,他们对人工智能(AI)的第一次深刻认识要追溯到七八年前。2016 年春,韩国围棋传奇李世石在与AlphaGo的对局中惨败,这一事件震惊了世界。紧接着的一年,中国围棋高手柯洁在与升级版的AlphaGo——Master 的比赛中也遭遇了挫败。到了2017 年年底,AlphaGo 的进阶版本Zero,通过自我学习的方式,以100 比0 的成绩横扫了最初的AlphaGo。

AlphaGo刚问世时,普遍观点认为围棋的复杂性和深度使得单纯的“暴力计算”无法破解。人们普遍认为围棋不仅仅是计算,更是一门艺术,需要因地制宜的策略和灵活性。人们怀疑AI 能否仅凭计算就能预测未来数十甚至上百步的种种可能性。然而,AI 不仅轻松掌握了围棋,还超越了人类在这项古老智力游戏中的最高成就。

显而易见,今天的AI 已经远超简单的模仿,它的强大能力已经无需多言。到了2022 年年底,随着OpenAI 的亮相,人们开始意识到一个新时代的真正到来。

尽管目前AI 的表现有时仍不尽如人意,甚至被一些人嘲讽为“人工智障”,但正如早期汽车跑得不如马车快,早期手机的通话质量不如固定电话一样,AI PC目前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未来,AI 必将深刻改变我们的生活,极大提升人类的生产效率。

就如英特尔CEO 帕特·基辛格所判断的那样,AI行业目前已经从训练阶段过渡到部署阶段,AI 更是将成为PC 行业的关键转折点。

(本文来源于《EEPW》2024.6)

关键词: 202406 AI PC PC市场

加入微信
获取电子行业最新资讯
搜索微信公众号:EEPW

或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

相关文章

查看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