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感知型电感同步开关能量采集电路(一)

时间:2018-08-27来源:网络

图中Vp 为压电陶瓷片两端电压,VC1 和VC2 分别为电容C1 和C2两端电压。和传统的SSHI 电路一样,在每个周期内,伴随着振动位移的变化,电子开关会在电压Vp 达到最大值时或者最小值时闭合。

图6 SS-SSHI 电路电压变化曲线

由于我们采用的是互补拓扑结构,所以电路中的最大值检测和最小值检测是对称的。本文将重点讨论最大值检测原理(最小值检测与此类似),结合电路工作的四个阶段,给出SS-SSHI 电路的工作特性。对于最大值检测,开关R1,D1 和C1 组成包络检测器,T1 作为比较器,而T3 作为电子开关。四个阶段的电压变化如图7 所示。

自然充电阶段:电路刚开始工作时,由于压电元件的电压是从0 开始增加的,所以要有一个自然充电阶段。自然充电时的电流走向如图8,电路导通部分为图中蓝线部分。在这个阶段只有两个包络检测器电路是导通的,而所有的三极管是断开的。正向的等效电流ieq给Cp ,C1 和C2 充电,这样Vp ,VC1和VC2也同时地增长。

图7 电压Vp 变化曲线

图8 自然充电

第一次电压翻转阶段:当Vp 达到它的最大值Vmax时,电容C1 两端的电压为Vmax -VD ,这里VD 为二极管上面的压降。接着,Vp 开始下降,当下降值达到VD +VBE,也就是Vp = V1( T1 时刻) 时,三极管T1 导通。电容C1 通过T1(ec) ,D3,T3(be) ,Crect,D8,Li 和r开始放电,结果使得T3 导通。由开关T3 导通产生的感应回路:D5,T3(ce) ,Crect,D8,Li 和r 使得Cp 两端迅速短路。Cp 开始从电压V1 通过感应回路迅速放电,直到Vp 达到其局部最小值(t2 时刻)。第一次电压翻转的电流走向如图9 所示,电路导通部分为图中粗实线部分。

图9 第一次电压翻转

第二次电压翻转阶段:通过Li 的电流开始翻转其方向,但是T3(ce) 这条回路由于D5 的电流翻转而立即阻塞。但由D7,Crect,T4(ce) 和D6 组成的回路还是可以导通的。因为即使T4 是断开的,在它的发射极和集电极总存在一个小的没有充电的寄生电容。翻转电流就通过这条回路,直到T4 的发射极—集电极电容CCE 充满电,此时( T3 时刻),Vp 变为V3。Vp的局部最小值也就是V2 可能导致最小值开关的误判。因此R2 是必须的,以确保用来最小值检测的C2 的放电比Cp 慢, 这样可以跳过局部最小值。图10 显示了第二次电压翻转的电流走向,电路导通部分用加粗实线表示。第二次电压翻转在自感知的能量采集电路中起副作用,可以选择小的发射极—集电极电容CCE 可避免这种作用。然而,实际三极管中永远存在寄生电容。

图10 第二次电压翻转

电荷中和阶段:在t3 时刻后,T3 和T4 都断开了,但C2 仍旧没有结束放电,C2 上剩余的电荷将流入Cp 和C1 直到他们拥有相同的电压。这个电荷中和又导致Vp 在进入下半个周期即最小值检测之前增大了一点至V4。C2 实际放电是从t1 时刻开始的,但是为了便于分析,假设电荷中和阶段和其它3个阶段一样也是独立的,电荷中和阶段的电流走向如图11,电路导通部分用粗实线表示。

图11 电荷中和

最小值开关检测可由电路中剩余的对称部分完成,其原理和最大值检测类似。只是对于最小值检测,中间电压就分别变为-V1,-V2,-V3 和-V4。

1 2

关键词: 功率 开关控制

加入微信
获取电子行业最新资讯
搜索微信公众号:EEPW

或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请文明上网,做现代文明人
验证码:
查看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