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电池充电规范1.2版概述及充电检测器的重要角色

  作者:MohamedIsmail 时间:2015-04-29来源:电子产品世界

  1 USB技术规范演化

  除了咖啡,还有什么能够帮助行业缩短上市时间、降低成本,将更多的设计时间专注于创新?答案是标准化。通过定义协议和工作指标,标准化影响到技术的各个方面:器件封装尺寸、引脚排列、数据和通信接口、软件驱动、连接器、ESD防护等级、环境保护、测试夹具等不胜枚举。技术规范越详尽,就越有利于开发人员确定具体市场的产品。如果对严格定义标准的价值有怀疑,可以尝试走进两家服装店,购买相同尺寸的衬衫便可体会严格规范标准的重要性。

  好的标准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发展。标准需要反映行业的日益复杂,并继续支持业已确立的规范。USB口是通用标准的一个极好例子。USB规范的初衷是标准化主机的连接器,随后演化为允许“On the Go”(USB OTG)电气设备作为主机或外设。随着USB电池充电规范的推出,该规范又进一步覆盖蓬勃发展的蜂窝电话及其它带有USB口的便携式设备。USB标准目前正在经历另一场变革,推出USB3.1新规范以及创新的对称C型连接器。由于USB端口具备“不甘落后”的能力,现在有可充电设备的地方就有USB口——无处不在。

  2 BC1.2规范中的充电器检测和端口

  讨论充电器检测协议之前,了解可用USB端口之间的差异非常重要。下行端口支持USB 2.0通信,充电端口可提供500mA以上的电流。BC1.2规定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端口:标准下行端口(SDP)、专用充电端口(DCP)和充电下行端口(CDP)。

  可将SDP作为传统USB端口。除USB通信外,该端口为连接的外设提供100mA电流;可协商达到最高500mA电流。但大多数端口通常不执行该电流限值,不保证较高的电流。DCP不支持USB通信,但无需任何协商即可提供超过500mA的充电电流。CDP支持USB通信和大电流充电;该端口具有内部电路,在充电器检测阶段打开。除规范规定的USB口类型外,有些电子设备制造商采用专用的充电器识别方法。这些不同的方法形成了不容忽视的充电器检测技术。

  3 充电器检测过程

  BC1.2规范中规定的充电器检测阶段分为5个基本步骤:

  1. VBUS检测。为确保针对连接至USB端口的任何设备进行正确排序,特意使连接器的VBUS和GND引脚比D+和D-引脚长。这样可确保这些引脚首先保持接触(见图1)。所以,发生任何检测之前,设备必须首先检测到VBUS

  2. 数据触点检测(DCD)。VBUS电压有效后,便携式设备必须确保数据引脚保持接触,然后再进行检测。如果终端设备在数据引脚接触之前过早做出决策,就可能错误地判断充电器类型。

  为执行DCD,外设必须在D+上使能7µA至13μA电流源(以+3.3V为基准)并监测其电压。选择该电流范围是为了保证规范允许的所有电压和电阻容限的正确逻辑电平。如果D+开路,电压将为逻辑高电平;如果闭合,D+将为逻辑低电平,与端口类型无关。如果在1秒超时周期之后未检测到数据引脚触点,终端设备则认为连接的是SDP。

  3. 主充电器检测。该步骤中,终端设备区分具有充电标签的500mA以上端口(CDP和DCP)与500mA以下端口(SDP)。关闭DCD阶段的电流源后,终端设备必须在D+上使能0.5V至0.7V电压源,在D-上使能25μA至175μA流入电流源。如果连接的是DCP或CDP,在D-上将出现0.5V至0.7V电平;如果连接的是SDP,D-电压将下降至零。终端设备切入一个比较器,将D-电压与0.25V至0.4V进行比较。如果D-电压高于0.4V但低于逻辑低电平门限0.8V,终端设备则认为有充电端口出现。

  4. 二次充电器检测。关闭上一步骤的电压源和电流源后,终端设备需要辨别CDP和DCP。为达到这一目的,按照反序执行上述测试。在D-作用0.5V至0.7V电压源,在D+作用50μA电流源。如果连接的是DCP,D+将出现0.5V至0.7V电平;如果连接的是CDP,D+电压为零。

  5. CDP充电电流限值。由于CDP支持数据和大电流充电,所以必须进行最终的识别。由于USB电缆的电流较大,主机地和设备地只能承受375mV的地电位偏差。

1 2

关键词: USB 连接器 充电器 电池 CDP

加入微信
获取电子行业最新资讯
搜索微信公众号:EEPW

或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

相关文章

查看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