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程控制开发之:Linux守护进程

时间:2013-09-13来源:网络

(2)setsid()函数格式。

表7.8列出了setsid()函数的语法规范。

表7.8 setsid()函数语法

所需头文件

#includesys/types.h>
#includeunistd.h>

函数原型

pid_tsetsid(void)

函数返回值

成功:该进程组ID
出错:-1

3.改变当前目录为根目录

这一步也是必要的步骤。使用fork()创建的子进程继承了父进程的当前工作目录。由于在进程运行过程中,当前目录所在的文件系统(比如“/mnt/usb”等)是不能卸载的,这对以后的使用会造成诸多的麻烦(比如系统由于某种原因要进入单用户模式)。因此,通常的做法是让“/”作为守护进程的当前工作目录,这样就可以避免上述的问题,当然,如有特殊需要,也可以把当前工作目录换成其他的路径,如/tmp。改变工作目录的常见函数是chdir()。

4.重设文件权限掩码

文件权限掩码是指屏蔽掉文件权限中的对应位。比如,有一个文件权限掩码是050,它就屏蔽了文件组拥有者的可读与可执行权限。由于使用fork()函数新建的子进程继承了父进程的文件权限掩码,这就给该子进程使用文件带来了诸多的麻烦。因此,把文件权限掩码设置为0,可以大大增强该守护进程的灵活性。设置文件权限掩码的函数是umask()。在这里,通常的使用方法为umask(0)。

5.关闭文件描述符

同文件权限掩码一样,用fork()函数新建的子进程会从父进程那里继承一些已经打开了的文件。这些被打开的文件可能永远不会被守护进程读或写,但它们一样消耗系统资源,而且可能导致所在的文件系统无法被卸载。

在上面的第二步之后,守护进程已经与所属的控制终端失去了联系。因此从终端输入的字符不可能达到守护进程,守护进程中用常规方法(如printf())输出的字符也不可能在终端上显示出来。所以,文件描述符为0、1和2的3个文件(常说的输入、输出和报错这3个文件)已经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也应被关闭。通常按如下方式关闭文件描述符:

for(i=0;iMAXFILE;i++)

{

close(i);

}

这样,一个简单的守护进程就建立起来了,创建守护进程的流程图如图7.7所示。

创建守护进程流程图

下面是实现守护进程的一个完整实例,该实例首先按照以上的创建流程建立了一个守护进程,然后让该守护进程每隔10s向日志文件/tmp/daemon.log写入一句话。

/*daemon.c创建守护进程实例*/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includestring.h>

#includefcntl.h>

#includesys/types.h>

#includeunistd.h>

#includesys/wait.h>

intmain()

{

pid_tpid;

inti,fd;

char*buf=ThisisaDaemonn;

pid=fork();/*第一步*/

if(pid0)

{

printf(Errorforkn);

exit(1);

}

elseif(pid>0)

{

exit(0);/*父进程推出*/

}

setsid();/*第二步*/

chdir(/);/*第三步*/

umask(0);/*第四步*/

for(i=0;igetdtablesize();i++)/*第五步*/

{

close(i);

}

/*这时创建完守护进程,以下开始正式进入守护进程工作*/

while(1)

{

if((fd=open(/tmp/daemon.log,

O_CREAT|O_WRONLY|O_APPEND,0600))0)

{

printf(Openfileerrorn);

exit(1);

}

write(fd,buf,strlen(buf)+1);

close(fd);

sleep(10);

}

exit(0);

}

将该程序下载到开发板上,可以看到该程序每隔10s就会在对应的文件中输入相关内容。并且使用ps可以看到该进程在后台运行。如下所示:

$tail-f/tmp/daemon.log

ThisisaDaemon

ThisisaDaemon

ThisisaDaemon

ThisisaDaemon

$ps-ef|grepdaemon

76root1272S./daemon

85root1520Sgrepdaemon

1 2 3 4

关键词: 进程控制 Linux 守护进程 子进程

加入微信
获取电子行业最新资讯
搜索微信公众号:EEPW

或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

相关文章

查看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