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P的视频编解码系统的工作理念介绍

时间:2013-02-22来源:网络

基本设计配置

针对本文宗旨,我们可以考虑以下4种基本设计配置:第一种设计包含1个 微控制器和1个DSP(MC+DSP);第二种设计包括1个微控制器和1个DSP,但是DSP同时也控制1个视频编码/解码硬件模块(MC+[DSP+ VHW]);第三种设计使用1个微控制器,DSP和视频编码/解码硬件模块(MC+DSP+VHW),在该设计中微控制器控制DSP和视频硬件模块;最后 一种设计包含1个微控制器,1个视频编码/解码硬件模块,1个音频编码/解码硬件模块(MC+VHW+AHW)。在上述各类设计中,微控制器负责典型的嵌 入式控制任务:包括用户控制连接(如操纵杆控制),USB/UART/以太网驱动,协议层(如TCP/IP, HTTP)等。

表:各种视频格式的典型带宽

MC+DSP-微控制器和DSP用于低视频解析度(CIF),软件可升级,支持多种音、视频标准的系统。DSP用于音频解码,视频解码和音/视频同步。虽然性能有限,但系统非常灵活,此平台可轻松实现多种音频和视频解码格式支持。

MC +[DSP+VHW]—该视频硬件模块用于高解析度视频编/解码。DSP管理音频编/解码,也负责音/视频同步,同时也能用于画中画或者其他视频叠加功 能。该系统的一个优势是音频/视频子系统可设计为一个标准的多媒体编/解码器,可轻松植入系统而不会增加太多的复杂性。DSP是系统多媒体部分的控制器。 由于多媒体编/解码系统与微控制系统的连接很松散,因此其能够被轻松整合进众多现有微控制器系统中,从而使这个方案具备相当吸引力。该编/解码系统可被当 作一个具有标准本地总线接口的ASSP产品。

MC+DSP+VHW-在该配置中,DSP用于音频编/解码,而微控制器用于实现音/视频同 步。这就需要更复杂的微控制器设计,但可采用与MC+[DSP+VHW]系统相比功耗、成本都更低的DSP。由于微控制器必须协调DSP和VHW,同时还 要执行其它的控制任务以及所有的协调操作,因此该方案实现困难很多。

该配置的一个变种是由DSP执行视频解码、音频编/解码,而视频编码仍然由硬件执行,这需要一个性能强大的DSP,但会使系统灵活性更强,并支持多种视频解码标准。

MC +VHW+AHW-在该配置中,微控制器执行除音、视频编/解码外的所有任务。音/视频同步也由微控制器执行。该解决方案除音频子系统灵活性较差(仅能执 行原始设计中的音频编解码器而不能软件升级)外,和MC+DSP+VHW很相象。其好处在于它能与特定应用配合,与各种前述方案相比具有最佳的功耗。

1 2

关键词: 理念 介绍 工作 系统 视频 解码 DSP

加入微信
获取电子行业最新资讯
搜索微信公众号:EEPW

或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

相关文章

查看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