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目视觉的汽车追尾预警系统研究

时间:2012-02-08来源:网络

b.jpg


在阴影图像中由下至上逐行搜索,寻找连续阴影点超过一定阈值的线段,并以此线段为底边划出一个矩形区域作为疑似车辆区域。为保证疑似区域包含车辆整体,矩形的宽度比线段稍宽,高度由宽度按比例给出。为避免重复搜索,将已搜索到的疑似区域内阴影完全抹去。由于同一车辆的各个部分可能分别被检测为疑似目标,因此还需要对各个相交的疑似区域进行合并。由于前方车辆的遮挡,可能会将多个目标认定为一个目标,但是对本车的安全无影响。
2.2.2 筛选验证
如果单纯采用阴影特征进行车辆检测,在保证较低“漏警”率的同时,也造成了较高的“虚警”率,因此还需要对疑似区域进行筛选和验证。
对于结构化道路,车辆宽度与车道宽度的比值应该是大致固定的,那么当摄像机的焦距、俯仰角等参数固定后,图像上车道宽度(像素数)与车辆宽度(像素数)也满足这个比例。根据之前检测的车道方程,就可以计算出感兴趣区域内任意纵坐标上车辆图像宽度的范围,并剔除宽度不在此范围内的疑似区域。
在以往的车辆验证方法中,最常用的是对称性测度验证。这种算法的计算量较大,且对于背景复杂,对称度差图像的验证效果不尽人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该系统采用了一种基于边缘二值化图像,通过搜索车辆左右边缘进行验证的算法。
假设疑似区域的宽度为W,区域左边缘的坐标为(X1,Y1),右边缘的水平坐标为(X2,Y2)。定义函数:
d.jpg
式中:f(x,y)为(x,y)点的灰度值。在区间(X1-W/4,X1+W/4)内搜索g(u)的最大值点,该点对应的水平坐标X1’就是车辆的左边缘坐标。同理也可以搜索到车辆的右边缘X2’。如果左右边缘的g(u)值均大于某阈值,那么就可以认定该车辆确实存在。实验证明,该算法能排除掉大量的“虚警”区域并得到真实车辆的两侧边缘。
2.3 车辆跟踪
现关心的是前方车辆与本车相对的二维位置和速度,因此只需要使用卡尔曼滤波器预测横坐标x、横向速度Vx、纵坐标y、纵向坐标Vy这四个状态向量。此外由于x方向和y方向的状态向量没有直接联系,所以可以将其分为两组分别处理。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由于颠簸或遮挡等原因,系统可能会将路牌、灌木丛等物体误认为是车辆检测出来,产生虚警。而这些虚警物体往往只能在连续数帧图像中存在。如果不采取措施,系统就会时常产生短促的报警。
当图像采样间隔足够短时,相邻帧内同一车辆的位置会具有很大的相关性。
系统采用检测与跟踪相结合的方法,根据第n帧图像获得的信息,预测车辆在第n+1帧图像中的位置等信息,并与n+1帧图像中实际检测到的结果进行比对。如果二者匹配度最大且超出一定值,则认定为同一车辆,继续进行跟踪、报警,否则认为此车已被遮挡或消失,暂时不做处理,数帧后被剔除出去。
2.4 测距报警
车间测距通常采用几何投影模型,采用了一种简化的车距模型公式L×W=C,其中L为两车间距,单位为m;W为图像上目标车辆处车道宽度,单位为pixel;C为常数,可通过事先的标定获得。然而两车间安全车距S采用文献推导的临界安全车距公式动态得到。
e.jpg
式中:Vr为相对车速,由对测出车距求导得到相对车速后进行卡尔曼滤波得到;Vb为本车车速,由GPS得到。
如果告警频率过高,容易使驾驶员麻痹大意,过低可能使驾驶员来不及做出反应,因此该系统采用由远至近的三段报警。
若车距d≥1.5S,判定为3级威胁,发出长而缓的报警声,提醒驾驶员前方有障碍物,但暂无危险;若车距S≤d≤1.5S,判定为2级威胁,发出较急促的报警声,提醒驾驶员减速;若车距d≤S,判定为1级威胁,发出短而急的报警声,提醒驾驶员制动;3种状态下的告警声差异很大,驾驶员可以很容易地根据报警声判断威胁等级。

1 2 3

关键词: 单目视觉 汽车追尾 预警 系统研究

加入微信
获取电子行业最新资讯
搜索微信公众号:EEPW

或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

相关文章

查看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