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液体点滴监控系统的设计

时间:2011-12-01来源:网络

2.6 串口通信电路
数据通信采用三线制,将单片机与PC串口的3个引脚(RXD、TXD、GND)分别连在一起,即将PC和单片机的发送数据线TXD与接收数据线RXD交叉连接,两者的地线GND直接相连,而其他信号线如握手信号线均不用,采用软件握手的方式,这样既可以实现预定的任务,又可以简化电路设计。
但由于单片机的TTL逻辑电平和RS-232C的电气特性完全不同,RS-232C的逻辑0电平规定为+3 V~+15 V之间,逻辑1电平为-3 V~-15 V之间,因此,在将PC和单片机的RXD、TXD交叉连接时必须进行电平转换,本设计使用的是MAX232电平转换芯片,其电路如图5所示。

3 系统软件设计
 本系统因涉及步进电机及数码管的驱动控制,所以需要使用2个定时器,而串口通信又需要使用定时器或独立波特率发生器,而且考虑到程序执行速度,采用普通的8051单片机不能满足需求,故使用STC10F04XE单片机。
STC11/10xx系列单片机是宏晶科技设计生产的单时钟/机器周期(1 T)的单片机,是高速/低功耗/超强抗干扰的新一代8051单片机,指令代码完全兼容传统8051,但速度快8~12倍[3]。内部集成有高可靠复位电路,适用于对高速通信、智能控制、强干扰场合。程序流程图如图6所示。

红外信号由比较器LM393输出,是低电平脉冲信号。红外检测电路波形如图7所示,脉宽约为18 ms,周期为2滴之间的间隙时间。如60滴/min时,周期为1 s。通过采集几个相邻间隔脉冲信号周期Ti,得到平均相邻间隔脉冲信号的周期T,这样就可以得到点滴速度v=60/T。

干扰软件处理:如图8是单片机输入信号的正常波形和异常波形。当检测到正常波形时脉冲宽度是18 ms;若软件采集脉冲波形下降,则检测到异常波形时,软件在18 ms时间内只默认采集了一个下降沿,即将另一个上升沿屏蔽掉,这样软件就能将异常波形转换成正常波形进行处理[4]。

本系统采用上位机实现一对多的控制,护士可以通过PC机设置液滴的速度。系统不仅控制精确,可以直观地显示液滴的速度、输液量,还具有报警功能,能对空液和输液管阻塞等异常情况进行报警,并能自动切断输液通路,克服了目前市场上输液装置的不足。
参考文献
[1] 许天增,许克平.超声传输特性和超声传感系统研究[J]. 厦门大学学报,2001(2):34-35.
[2] 惠仇.手把手教你学51单片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314-316.
[3] 李云胜.基于VC的液体点滴实时监控系统的设计[J].计算机应用,2003(Z2):457-458.
[4] 王紫婷,王瑞峰,严天峰.智能液体点滴速度监控仪[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04(5):48-49.

1 2

关键词: 智能液体点滴 监控系统

加入微信
获取电子行业最新资讯
搜索微信公众号:EEPW

或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

相关文章

查看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