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的架构设计和小线径化

时间:2010-01-07来源:网络

产品与工艺过程之间的联系密不可分。要想让大多数产品创新成为现实并产生切实利益,通常还需要开发独特的工艺过程。汽车电气/电子系统中小线径导线的应用也是如此。能够可靠地生产和处理更加纤细的导线固然重要,但还必须改进线束组装工艺以确保一致、可靠地应用这些导线。

newmaker.com


这对于通常的手工布线及接插件端子插接是一项挑战:这一过程不仅取决于操作工能够肉眼正确识别导线,而且操作工还必须能看到推入连接器正确的孔位。可是如果开始使用截面只有0.13mm2甚至更小的导线(其直径大约相当于指甲的厚度),人的眼睛便无法辨别导线的编码、尺寸和颜色了,同样连接系统端子的孔位也难以区分。导线越细,端子当然也就越小。此外,导线的刚度也没法保证端子的接插到位。德尔福公司的超薄壁无卤素导线能保证最小0.13mm2导线手动插入操作的规定刚度,而自动化的制造工艺过程能够提高端子接插的可靠性。

自动化装配与微型化趋势将有助于促进下一代减重技术的发展,提高生产规模的灵活性以及改进一次下线质量。例如,根据一些应用实例研究,采用德尔福公司的蜂窝晶片集成化(waferization)、自动化和小型化技术之后,传统线束中可以不使用任何并头连接,减少铜线用量50%,还能减少40%的线束重量,且线束外径也缩小了20%。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德尔福公司才会在美国俄亥俄州Champion市的技术中心和德国Wuppertal市的技术中心研发新的工艺过程,确保制造工艺在灵活性与功能性方面都能满足小线径导线应用的要求。通过自行设计独有的工艺过程和设备,再结合设备供应商的能力,确保工艺过程的效率及设备的能力,例如小型切割机和自动化配套技术。德尔福正在开发新型无压接端子技术与小线径导线。

这些都是针对实际挑战的实用解决方案。德尔福公司的产品技术与制造工艺正在将这些理念转变为实用的产品,实现在布置与减重方面的巨大效益,进而帮助汽车制造商满足全球消费者的需要与各国政府规定的环境标准。

1 2 3

关键词: 汽车电子 架构设计 系统

加入微信
获取电子行业最新资讯
搜索微信公众号:EEPW

或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

相关文章

查看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