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周刊:绿色之惑

  作者:侯闯 时间:2008-07-22来源:《信息周刊》杂志

  给CFO看得懂的数据

  凌宇翔在公司已经是副总裁的级别,相对于其他企业里负责机房建设、维护的IT主管来说,由于职务级别比较高,会在项目的协调、运作中带来许多便利,但他同样表示,在大大小小的投资审批中,自己的团队一样需要向首席财务官(CFO)提交一系列符合公司财务模型的投资回报(ROI)评估数据。

  他举例说,一项关于能源使用效率的改造项目,他可能需要计算出改造前后机房供电密度的变化,例如从改造前的每个机柜1.5千瓦,提高到改造后的每个机柜2.5千瓦。而不同的供电密度在市场上又有不同的租金价格,这就直接影响到公司的收益。然而,机房的租赁合同往往一次签订数年甚至数十年,期间租金的变化幅度会受到合约的限制,因此,改造后公司的收益并不能马上获得显著的变化,甚至在短期由于投资的增加会造成单位面积成本的上升,从而造成短期收益的下降。因此,凌宇翔还需要提交公司收益的变化曲线,计算出收益水平回到改造前状态需要的时间,而当超过这个时间后,公司的收益将超出最初的水平,为公司带来增量收益。有了这样的数据,公司财务部门就能够计算出这项投资何时能够收回成本并产生盈利。

  不过凌宇翔坦言,这样的工作不是由一个人来完成的,甚至不可能完全由公司内部人员来完成,还需要借助于第三方机构的帮助,也即“专业的事情应该留给专业的人来做。”

  而这一点,在记者对业内其他专业人士的采访中也得到了支持。中国惠普有限公司(HP,下称惠普中国)企业计算及专业服务集团首席技术顾问朱伟雄认为:绿色计算ROI的评估是一项极为专业的工作,其复杂程度并非普通用户所能承受,即使是本土第三方咨询评估机构,目前也鲜有能符合国际标准的,而他所谓之国际标准就是能源和环境设计先导(The 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标准。

  另外,早年曾任国内某连锁卖场首席信息官(CIO),现就职于富基融通科技有限公司流通研究院的林菁则认为,对于几乎所有的大型IT项目,单凭一己之力对IT项目的投资回报进行准确评估,都是比较困难的。

  而且“以零售业为例,只有超大型的、有顶级咨询公司[如国际商业机器(IBM)等]做后盾的项目,在规划中才可能包含投资回报的内容,但这不是出自CIO,而是出自咨询方。”林菁对记者如是说道。他认为,这主要有4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项目规划很难做到非常细致,所以评估缺乏准确度;二是IT项目的推进,如同为一辆正在行驶的汽车排除故障,甚至好比是在改装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存在相当多动态的不可测因素;三是要有较广而且较深的知识覆盖度;四是对企业、对业态、对行业有较深刻的理解,拥有权威性。

  因此,实力雄厚而又经验丰富的第三方咨询团队更有可能成为IT价值评估市场的主力。“不过,CIO中也必定会有出色人物,但如果真的达到既能做IT规划,同时又能做评估的层次,企业就很难留得住了。许多大型企业上了大型项目之后,IT精华人员的流失已经是一种常态了。”林菁表示,平心而论,能做评估的确实是高档人才,也是市场的稀缺资源,留在企业内是浪费资源,到行业中去能发挥更大的价值。

  要有人为评估结果负责

  在记者的相关采访中,有不少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IT工作人员反应,许多时候,IT项目投资回报的评估只是流于形式,“水分很大”,往往以争取到财务部门的资金支持为目的,而事后究竟是否能达到当初评估的投资回报则无人关心,更无人对此负责。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IT人员在其博客中提出两条建议:一是对项目进行分类,并非所有项目都需要进行ROI的评估;二是对企业评估制度的设定进行完善。

  首先,在这位资深IT人士看来,支持公司战略的大项目和日常优化的小项目,都是无需进行ROI评估的。前者属于“老板项目”,对于执行层面来讲,做ROI评估可以说是在知道结果的前提下倒推项目价值,纯粹多此一举。即使要做评估,也建议高层管理团队亲自进行。而对于数量众多而规模和影响力都很小的小项目,只要在预算上进行总量控制就可以了。

  而对于介于上述两类项目之间,无论是投资规模还是其带来的收益都不算小,但其必要性又不像战略型项目那么明显的项目,就是ROI评估的重点。而要让这一类项目得到客观的评估,则需要在制度上进行一些完善。他指出:“只有让评估者对ROI评估的结果承担责任,才能引导ROI评估的良性循环,并通过数年的实践和经验的积累,不断地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而这两个方面,在GDS公司都得到了实践上的印证。凌宇翔透露,在GDS公司,小规模的常规性投资基本不需要做很复杂的评估,一般都能得到财务部门的批准,只有规模较大的项目才需要做上述复杂的评估工作。同时他也表示,公司内有一套比较完整的制度,用于约束评估结果的执行,以及事后的责任归属。不过,凌宇翔认为,之所以有一些企业的ROI评估流于形式,不仅仅是制度上的问题,还是一个体制上的问题,他觉得,完全市场化运作的企业更有可能将ROI评估工作做到实处。

  并不一定要花很多钱

  虽然作为灾备的第三方公司,GDS以运营机房为主业,“机房就是我们的产品”(凌宇翔语),其在机房多个方面的投资规模都远远高于普通企业,但是凌宇翔还是一再强调,机房的节能并不一定要花很多钱。据他介绍,GDS公司深圳机房PUE值从3降到2.3;从无法支持刀片服务器,到能够部分支持刀片服务器,总共只投入了20~30万元。他说:“机房不光对我们这样的公司意义重大,即使对别的企业也同样关系到企业的生产运营,因此,绝不能拿机房作为某些节能技术的试验田,一定要选择成熟可靠的技术。”有时候可以从一些投资少,甚至基本无需投资的改造开始,逐步推进。例如,在GDS深圳机房,仅仅将原来的冷热通道隔离开,就使得机房可支持的机柜数量增加15%,而这样改造的成本极低。

  说起绿色计算的投资问题,惠普公司朱伟雄在惠普下一代数据中心中国体验中心落地仪式上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认为,数据中心节能并不意味着需要大笔的资金投入,用户需量力而行,根据现有数据中心的具体情况和自己的目标,采取相应层次的节能方法,而高层次的绿色计算整体解决方案并不适合所有用户。他表示,任何规模的数据中心都可以从绿色计算技术获得合理的节能效果,合理的投资回报,只是他们采用的技术是不同的。对于一些小型机房,可能只需要对冷气排风口的布局稍作改造就能获得很好的节能效果,而这样做的投资回报也是很高的。

  另外,从机房规模角度来看,对于小规模的机房,凌宇翔并不建议进行大规模的绿色改造投入,因为只有大机房才能带来规模效应。同时,单从成本角度来看,凌宇翔建议小规模机房可以考虑外包给专业机构进行管理。根据经验,他认为,小机房与大机房的临界值大约在1,000平方米。

  以绿色的名义回归

  部署瘦客户端不仅具有节约成本的好处,还能有效降低能耗。

  “果库房里现有的PC机用完了,再增加新的员工,我们可能就不会再为其配备PC了,而只是配备一台瘦客户机。”说这话的是北京乐金系统集成有限公司(下称LG CNS)中国法人QA团队经理李国政。他所说的瘦客户机正是上世纪80年代风靡全球,又在90年代被PC取代而陷入低迷的一种计算机终端。但如今,这种仅执行少量计算任务的瘦客户机在许多行业似有卷土重来之势。

  国际数据公司(IDC)2008年有关调研报告说:在过去的一年,瘦客户机在全球的出货量大约280万台,估计2008年将超过330万台,而2009年有望突破400万台,年增长率大约在20%左右。这与高德纳公司(Gartner)预计的2008年增长23%,2009年增长24%基本一致。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瘦客户机的应用也在迅速普及。在此次《信息周刊》研究部组织的2008年绿色计算调查中,有20%的用户表示他们已经在通过精简型电脑,即瘦客户机来减少能耗;另外,超过25%的用户反映,他们计划在不久的将来也加入这一行列。赛迪顾问有限公司(CCID)有关研究显示,到2008年,中国瘦客户机市场销量接近50万台,达到47.5万台,销售额达到8.6亿元。预计到2012年,瘦客户机总体销量达到93.2万台。

  LG CNS是隶属于韩国LG集团提供咨询及解决方案的IT服务商,其超过70%的业务是为分布于全球的LG集团及所属各分公司提供信息化支持服务,因此,面对LG集团在全球复杂的组织结构,李国政说,为了便于理解,可以把LG CNS看作是LG集团的“信息中心”。

  而对于“信息中心”这样一个以软件研发人员为主的组织,员工的开发环境和通常的办公应用环境相比,要复杂得多。然而,就是在这样复杂的应用环境下,李国政仍然表示瘦客户机将是其未来的首选,作为部署实施思杰系统公司(Citrix,下称思杰)的XenApp解决方案项目的负责人,他表示,基于该解决方案所构建起来的瘦客户端环境在成本节约方面带来的好处,足以让他们想办法努力克服比普通办公应用环境多得多的技术难点,而这些成本包括管理成本、能源成本以及设备成本,尽管当初实施项目的初衷是为了降低管理成本。但李国政表示,能耗的降低也是一个重要的附带收获,而且随着今后瘦客户机数量的增加,这样的收益会更加明显。

  仅就能源成本而言,瘦客户机硬件市场的重要参与者,网思技术(北京)有限公司(Wyse)大中国区的总经理王宝麟表示,一台瘦客户机的待机能耗仅为2瓦,而一台普通PC的能耗大约在100~300瓦。不过,面对部分用户担心将计算工作从客户机转移到服务器端后会增加服务器能耗的顾虑,他认为,在众多案例的实践中发现,即使将服务器能耗也均摊到客户机上,瘦客户机的能耗亦是PC的1/10。虽然用瘦客户机替换PC需要在后端添加功率需求更大的服务器,但台式机上省下来的成本抵消了服务器上多出来的能源成本。使用后端运行的64位版本的呈现服务器,3台800瓦功率的服务器就能支持1,000台瘦客户机,相当于每个客户机的功率不到3瓦。

  不过,不能忽视的是,这种节能效果并不能完全归功于瘦客户机设备。在不改变现有应用软件,即使是客户端/服务器(C/S)模式的应用软件的情况下,瘦客户机能够得以部署是离不开基于虚拟化技术的软件支撑系统的。这也是和上世纪80年流行的被称为“亚终端”的瘦客户机之间存在的显著区别。

  LG CNS所部署的正是一种被称为应用虚拟化的技术。它将所有Windows应用软件包括各种开发工具,统一安装并存放在数据中心内,然后通过应用虚拟化技术和应用流技术将应用按需交付给终端用户,从而实现用户终端设备应用软件的“零维护”。李国政说,哪怕是像Word这样通常需要单独在客户端运行的应用软件,现在也无需在客户端做任何安装了,一台低能耗的只用于输入输出功能的瘦客户机就能满足工作需要。当然,也更大程度上节省了整个网络环境对电力的消耗。

  “绿色”可乐

  让企业尝到经济上的“甜头”,也许比任何行政指令都更能推动节能减排的进程。

  如果把节能减排作为企业的一种社会责任进行推广,或者通过行政指令进行推广,不能说完全没有作用,但至少对以盈利为首要任务的企业来讲,推广的难度是巨大的。从《信息周刊》记者了解的情况看,那些不太热衷于采用节能减排相关技术的企业,往往是由于无法对这些技术的投资回报率(ROI)做出明确的评估。

  而在近日,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所举办的以“全球变暖的降温方案——早期行动案例”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商业论坛上,可口可乐公司(CocaCola)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CEO)伊斯德(E. Neville Isdell)在谈到环境友好型制冷设备的使用推广时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指出:“法律法规不是最有效的,企业总能找到规避之策,只有形成良性的经济循环才是可持续发展。”

  而这一点在可口可乐公司内部就有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可口可乐公司目前在全球大约拥有1千万台冰箱和自动售卖机,而其每年所采购的制冷压缩机占到全球采购总量的1%。因此,制冷设备的节能减排问题在该公司整体的“绿色”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据伊斯德介绍,可口可乐公司重点在两个方面做出了努力,并取得很大的进展。

  一是在制冷设备的能源使用问题上,这也是制冷设备温室气体排放的最大因素。可口可乐公司在设备中植入一个名为“能源管理系统(EMS)”的装置,该装置可以随时监控冰箱的工作状况,并依据工作状况的不同做出相应的能源使用策略,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例如,办公场所的自动售卖机,往往在周末时很少被使用,那么,这个能源管理系统就可以关掉制冷功能,以节省电量。而据了解,仅这项措施就能节约大约35%的能耗。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替代制冷剂的使用。可口可乐公司先后投入4千万美元用于研发新型替代制冷剂,以取代现在使用的强效温室气体氢氟烃(HFCs)。目前确定下来的最佳替代方案是以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相比较HFCs,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仅为前者的的1/1,300,同时这种方案还可以略微提高制冷效率。

  但是这两项技术的实际市场推广效果却截然不同。由于能源控制系统成本较低,而且节能效果明显,过去4年,可口可乐公司先后采用了100万套这样的设备,节约电量大约11亿千瓦时,从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约57.5万吨。而从产业链中的某一供应商来看,由于需求量的增加,其在中国每周可以生产2万套这样的装置,并且快速销往全球各地,呈现出产销两旺的良性局面。

  然而,二氧化碳制冷设备的推广却没有这么顺利。尽管,可口可乐公司表示,将在未来3年内采用10万台二氧化碳制冷设备,但伊斯德自己也表示,这在公司一年大约100万台的总体采购量中所占比重还很小,主要原因在于,这种设备生产规模较小,成本难以在短时间内降低,它所能带来的节能收益远远不能弥补大约25%的成本上涨。因此,他不断呼吁,要有更多的企业采购这种制冷设备,才能降低成本。

  可口可乐的例子也说明,依靠市场经济规律,让企业获得效益的同时,实现节能减排,才是绿色部署的长久之计。

1 2

关键词: 能耗 绿色计算 节能减排 IT厂商

加入微信
获取电子行业最新资讯
搜索微信公众号:EEPW

或用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

相关文章

查看电脑版